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徐工XCA180全地面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其起重性能表的實際應用案例。
首先,需要明確一個核心概念:起重性能表是起重機安全作業的生命線,是每一次吊裝作業前必須查閱和遵守的法律文件。 XCA180的最大額定起重量為180噸,但這只是一個理論最大值,實際起重能力受到吊臂長度、工作幅度(吊臂角度)、配重狀態、支腿伸展情況以及是否使用副臂等多種因素的嚴格限制。
理解XCA180起重性能表的關鍵要素
在查看案例前,先快速了解性能表中的幾個關鍵參數:
- 幅度(單位:米):吊鉤中心到起重機回轉中心的水平距離。幅度越大,起重能力越小。
- 額定起重量(單位:噸):在該幅度下,起重機允許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。
- 臂長(單位:米):主臂伸出的長度。臂長越長,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低。
- 工況:如“全支腿、360°全回轉”、“半支腿”、“帶副臂”等,不同工況對應不同的性能表。
應用案例解析
以下是三個典型的應用場景,展示如何根據具體任務查詢和使用性能表。
案例一:風電設備檢修(近距離、重物、主臂工況)
- 場景描述:某風電場,需要更換一臺風機機艙內的發電機,發電機重量為95噸。作業空間開闊,起重機可以緊靠風機基礎布置。
- 作業規劃:
- 確定吊裝重量:貨物重量95噸,加上吊鉤、索具的重量(假設為5噸),總吊裝重量為100噸。
- 確定所需幅度:風機塔筒高度約80米,機艙位置較高。但起重機可以靠近作業,預計吊鉤需要達到的高度約85米,工作幅度預計在10米以內。
- 選擇工況:使用全支腿,360°全回轉工況,確保最穩定的起重能力。
- 查閱性能表(主臂工況舉例): 假設我們查詢XCA180在主臂工況下的性能表(部分數據,實際請以官方手冊為準):
| 臂長 (米) | 幅度 (米) | 額定起重量 (噸) |
|---|---|---|
| 40.5 | 10 | 130 |
| 49.5 | 10 | 115 |
| 58.5 | 10 | 105 |
| 67.5 | 10 | 95 |
| 76.5 | 10 | 85 |
- 應用分析:
- 我們需要的高度是85米,幅度10米。查表發現,臂長67.5米時,在10米幅度下可吊95噸。
- 問題:我們的總重量是100噸,95噸 < 100噸,不滿足安全要求!
- 解決方案:
- 方案A(調整位置):嘗試將起重機再靠近一些,將工作幅度減小到8米。查表發現,臂長67.5米,幅度8米時的起重能力可能達到110噸以上,滿足要求。
- 方案B(使用更短臂長):如果現場條件允許,不一定需要將臂長全部伸出到67.5米??梢杂嬎阕钚∷璞坶L,使用更短的臂長(如58.5米)在10米幅度下起重能力為105噸,也滿足要求。
- 結論:通過性能表,我們精確地確定了起重機必須停在離風機中心8米以內的位置,并選擇合適的臂長,才能安全完成此次吊裝。絕不能憑經驗估計。
案例二:廠房內設備安裝(中遠距離、主臂+副臂工況)
- 場景描述:在一個新建的工業廠房內,需要將一臺重25噸的設備吊裝到二樓平臺(離地15米高)。由于廠房立柱和屋頂的限制,起重機必須停在廠房外,吊臂需伸入廠房內部,預計工作幅度為28米。
- 作業規劃:
- 吊裝重量:設備25噸 + 索具2噸 ≈ 27噸。
- 確定幅度:28米。
- 選擇工況:幅度較大,主臂獨立工作可能無法滿足要求,需要安裝副臂以增加臂長和作業范圍。
- 查閱性能表(主臂+副臂工況舉例): 查詢XCA180帶副臂(假設

下載APP